- QQ群:250917589|
- 电话:0913-2126070|
- Email:1185550055@qq.com
-
3月5日,陕西省华阴市华山镇药厂小学华阴老腔“娃娃剧社”的孩子们通过老腔新唱的形式讲述雷锋故事。
演出现场,“娃娃剧社”的孩子们身穿统一服装,在舞台上认真表演《雷锋赞》?!独追嬖蕖肥且┏⊙Щ趵锨弧巴尥蘧缟纭奔宕幢嗟男虑?。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与“雷锋精神”相结合,用传统艺术诠释新时代少年对文明新风的追求,并融入了校园生活中的文明礼仪场景,让雷锋精神“活”了起来。
“为了唱准一个老腔长调,我练习了两个月,想过放弃,可一想到雷锋叔叔修汽车时反复琢磨的场景,我的这一点小困难就不算什么了,我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学生叶浩鑫说。
华阴市华山镇药厂小学“娃娃剧社”创建于2020年11月,现有社员50余人,学校定期聘请国家级非遗文化传承人张喜民老师走进课堂,为孩子们指导并传授华阴老腔技艺。学校经过不断实践创新,“娃娃剧社”被更多孩子接受和喜爱。截至目前,已创作6首老腔新编曲目。
“以前觉得华阴老腔是爷爷奶奶听的‘老古董’,但排练时老师告诉我们,它和雷锋精神一样,需要我们传承和发扬。”学生王思涵说。
为精准演绎老腔韵味,孩子们走访本地老艺人,学习关中方言,在触摸非遗文化的同时,也对雷锋精神有了理解。“雷锋同志和老腔艺人都把‘坚持做好一件事’做到了极致,这其实就是孩子们该学习的品质?!币┏⊙д檀Ω敝魅?、“娃娃剧社”负责教师曾令成说。
“华阴老腔的‘吼’是力量,雷锋精神的‘行’是温度,两者融合正是‘文明有根、德育有形’的探索。药厂小学以文明礼貌月活动为契机,将华阴老腔与‘学雷锋’结合,旨在通过‘非遗学技艺、实践悟精神、双线促成长’的模式,让学生在文化传承中增强自信,在服务他人中锤炼品格?!币┏⊙У持Р渴榧恰⑿3ふ磐?。
近年来,华阴市各中小学打破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边界,让广大少年儿童在文化传承与艺术浸润中感悟“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内涵,在躬身实践中实现文化认同与品德养成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