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唱响文明乡风好声音——韩城市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纪实-渭南文明网

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软件-一品楼品凤楼网站2024,全国空降24小时服务下载,五一品茶茶馆儿

唱响文明乡风好声音——韩城市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纪实

来源:渭南文明网  时间:2024-09-10

韩城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自古以来钟灵毓秀,人杰地灵。

如今,当您行走在这座千年古城,干净整洁的街道、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让人流连忘返,目不暇接。人车相互礼让、群众怡然自得……文明花开,满城幸福。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貌。

一城文明风,满目皆新景。今年以来,韩城市将移风易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聚焦“婚丧嫁娶”陋习整治重点,因地制宜,积极开展移风易俗专项行动,扎实推动“红白理事”新风尚,以移风易俗“小切口”推动城市建设“大文明”。

如今的韩原大地上,红白事比阔气、讲排场的少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多了;搞封建迷信的少了,生活方式科学文明健康的多了……随着移风易俗工作的全面铺开,淳朴清朗、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拂遍韩原大地,文明之花处处盛开,文明新风润泽乡里,一幅“百姓富、生态美、人心足”的文明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因地制宜 移风易俗有实招

韩城地处黄河西岸、秦晋咽喉,古称“龙门”,始建于西周,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是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城跨越千年,文化底蕴深厚,东西南北风俗各有差异。

“丧事简办、新事新办”是移风易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厚养薄葬、简约重情的现代文明之风吹入百姓心间,是一道难题,更是一场观念转变的革命。

去年12月,韩城市委、市政府召开“推动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村”现场推进会,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在破除陈规陋习的同时,规划出了一条群众喜闻乐见的“新路”,吹响了移风易俗“冲锋号”。

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重在建章立制,让文明常态畅行。为此,韩城市制定印发《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方案》《婚丧喜庆事宜新办的意见》等文件,明确各级各单位具体工作任务,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有章可依、落细落实。各镇办在市级《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制定各自《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任务、扛实责任。

全市各镇办在原有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移风易俗村规民约范本推广,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任村(社区)红白理事会会长。同时,强化典型引领,选树移风易俗示范村(社区),持续深化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创评活动,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加大移风易俗工作的考核分值,为移风易俗在韩原大地深入开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制度保障。

上行下效,韩城市8个镇办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动作频频:芝川镇结合每季度“积分制”表彰活动,将道德评议内容深度融入,对积分高的群众进行奖励;芝阳镇成立移风易俗领导小组,组织各村开展移风易俗“十二个一”活动;新城街道积极探索“小区+红白理事会”模式,打造全街道移风易俗示范点……

一项项举措,让移风易俗走进每个村落、每户家庭,汇聚起全民参与的社会正能量,让文明新风变得有“品行”、有“温度”、更贴近民心。

宣传引导 文明新风沁人心

有了规章制度,如何落实是关键。

风俗习惯归根结底还是思想观念的问题,教育引导是推进移风易俗的重要任务。韩城市把宣传教育和正面引导作为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有力抓手,持续开展“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养犬、文明旅游、文明上网、文明经营”六大文明实践专项行动,举办各类宣传教育活动180余场次,在城区设置公益广告景观小品62处、各类宣传展板2000余块,实现公益广告一步一景、入脑入心,广泛宣传移风易俗相关政策。各镇(街)充分发挥各实践所(站)、文化站等阵地平台作用,采取标语口号、印发传单、会议宣传、微信广播、问卷调查等形式,帮助广大群众转变观念,树立新风正气。与此同时,他们还发动群众编排快板、小品、朗诵、乐器演奏、歌舞等一批移风易俗类文艺节目,在各村(社区)广泛展演,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在板桥镇共裕村,“邻里帮”是宣传移风易俗新风尚的重要力量,他们平时积极进行入户宣传,倡导群众摒弃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陋习,现在村民对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文明新风接受度越来越高。

在金城街道的各村(社区),大家经?;嶙谛“宓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当下的婚丧嫁娶现状,发表对村里事务的看法。“板凳会”成为金城街道激发文明实践的新活力,通过开展“楼院板凳会”、“小院茶摊会”以及“小树苗课堂”等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群众的思想观念。

……

韩城通过持续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让移风易俗的一系列制度规范家喻户晓、入脑入心。同时打造了一批移风易俗示范镇(街)、示范村(社区)、示范户,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扎实开展。龙门镇东白矾社区《“红白理事会”理出婚丧嫁娶新风尚》入选陕西省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截至目前,全市共打造移风易俗示范村17个、社区7个。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为使移风易俗见到实效,韩城市要求,党员干部、村组(居)干部、农村党员带头严格执行党员干部职工操办婚丧事宜的具体标准和审批制度,落实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等事宜报备工作,拒绝大操大办或参与封建迷信、助长天价彩礼等行为,影响和带动普通群众,引导群众从陈规陋习的藩篱中挣脱出来,自觉拥抱新时代文明新风。

培育和涵养文明新风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朝功成。韩城市通过多形式的宣传,使广大群众从“被动听”到“主动讲”再到“自愿做”,思想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改变。

成效彰显 乡风文明焕新颜

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随着移风易俗工作的开展,韩城市乡村环境面貌和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文明的种子日益植根到每一个人的心田,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准则和基本价值取向。

全城联动下,韩原大地风清气正文明的新风扑面而来——

“自从有了红白理事会,陈规陋习没有了,人情债减少了?!绷耪蚯拍仙缜用窆ň?,红白理事会“理”出了社区文明新风尚。

桥南社区是整村移民搬迁社区,也是龙门镇的移风易俗示范村。从2018年搬迁开始,社区“两委”就着手提升居民道德素质和乡风文明建设水平,充分利用现有村级房产,配套建成村级宴会厅,为群众提供红白事操办场所。宴会厅由红白理事会统筹管理,村民使用宴会厅除宴席费用自理外,不再收取任何费用,有效减轻了群众经济负担。同时村“两委”成员、红白理事会成员、村民代表、妇联执委组成志愿服务队,为村民提供场地布置、帮厨等一条龙服务,让宴席不但办得“新”、办得“好”,还办得“省”,得到了村民的广泛认可。

除了桥南社区,韩城166个村、41个社区组织均修订完善红白理事会制度及操办标准。借助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村民自治组织,韩城凝聚起了强大的合力,发动群众自发参与到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来,共建美好家园。

7月3日,金城街道电厂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道德评议树新风移风易俗倡文明”主题活动。居民围绕环境卫生、移风易俗、邻里和谐、榜样事迹、婚丧嫁娶等内容展开了讨论,并评议了身边典型的好人好事和不文明行为。

像这样的道德评议会,韩城各村(社区)定期召开,除了选树典型,还对社区出现的家庭矛盾、邻里纠纷、铺张浪费等不文明、不和谐事情进行处理。

伴随着移风易俗工作的纵深推进,韩城人民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越来越强。截至目前,韩城共有全国文明单位8家、省级文明单位16家、市级文明单位363家,市级以上文明镇占比达100%,市级以上文明村占比达67%。韩城市人民医院薛小萍医生被评为第七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开展移风易俗、培育乡风文明,归根到底是为百姓谋福利,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因为文明而幸福。在全面实现“小城逆袭”的新征程上,韩城市将持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让韩原大地成为家风良好、民风淳朴、乡风文明的希望田野。

操作选项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